原创 深圳铁路迎来春运新澳门全年资料内部公开节前客流最高峰
中新网深圳1月24日电(索有为 郭成海 岳千琳)春运第11天(1月24日),周末流、探亲流、旅游流、返乡流等客流叠加,深圳铁路迎来节前客流最高峰,当日预计发送旅客53万人次,同比增长24.3%。
其中,深圳北站预计发送旅客35万人次,超过2024年国庆节期间10月1日发送旅客32.7万人次的最高纪录,创单日客发量历史新高。深圳站预计发送旅客7.9万人次,深圳东站预计发送旅客5.4万人次,福田站预计发送旅客2.0万人次。
从目前预售票情况来看,短途客流主要流向广州、汕尾、潮汕、汕头等地,长途客流主要流向长沙、武汉、成都、重庆、桂林、南昌等地。
据深圳车站负责人介绍,为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深圳铁路根据客票预售和候补购票数据情况,通过加开旅客列车、动车组重联、开行夜间高铁等方式,加大运力供给。
1月24日,深圳铁路计划开行列车1465列,其中深圳北站加开往返长沙、武汉、南昌、贵阳等热门方向夜间高铁91列。
针对客流高峰,各大车站加强对旅客出行的引导服务,在电梯口等关键区域增派人员,做好旅客的宣传引导工作。协调安排候车室做好食品、应急物品供应,并对所有饮水设备进行消毒清洗,确保在候车区、换乘区提供24小时热水服务。
为了让旅客出行体验更好,深圳北站加强老、幼、病、残、孕重点旅客服务,补强完善重点旅客候车区(室)、哺乳室设备设施,配齐轮椅、担架等服务器械。每天增派党员突击队成员与大学生志愿者一同在东西广场、进站口、安检口、售票等关键处所为旅客提供问询解答、方位指引、重点帮扶,同时重点加强适老化、脱网人群的服务。进站口开设“急客”通道,为距开车15分钟内的旅客,提供优先快速进站服务。同时,设置春运应急医疗点,为旅客安全保驾护航。(完)
8。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在自贸试验区内开展内外贸一体化先行先试,聚焦棉纺、番茄、硅基等优势产业,用足用好现有支持政策,支持企业一体化经营、一体化市场开拓、一体化品牌培育。加快构建特色产品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动棉纺、番茄、硅基产品标准与国际标准协调对接,提升内外标准一致化水平。统筹推进棉花认证体系建设工作,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棉花认证品牌。发挥重点贸易促进平台作用,借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大型综合展会开展组展招商工作,安排一定面积展销特色产品,对参展企业给予展位费减免。加强非商业性境外展会公共服务,支持企业参加特色产品国际展会。加强与行业商协会合作,开展特色产品进商超、进电商平台、进批发市场活动。组织电商平台、线下零售企业举办特色产品主题消费活动,推动电商平台等设置特色产品专区。
21。提升国际医疗服务能力。推动互联网跨境远程医疗深入发展,引进国内外高端医疗资源和高层次医疗团队,升级远程会诊服务平台,支持打造服务周边国家的“云医院”。培育国际学术交流平台,鼓励举办医疗健康领域国际会议和会展活动。以乌鲁木齐片区为核心,依托区域医疗资源优势,开展对周边国家的国际诊疗业务。探索开展干细胞、免疫细胞、基因治疗等临床前沿诊疗技术研究。探索建立国际医疗商业保险、跨国医疗保险等衔接机制,为外籍患者提供便利高效的医疗服务,积极打造辐射周边的国际医疗服务中心。支持医药产品开展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为重点的国际注册。
乌鲁木齐片区依托陆港空港联动发展区位优势,加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重点发展国际贸易、现代物流、先进制造业、纺织服装业及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创意、金融创新、会展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打造与中亚等周边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喀什片区依托国际贸易物流通道优势,做大做强外向型经济,重点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纺织服装制造、电子产品组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推动进口资源落地加工,积极培育国际物流、跨境电商等现代服务业,打造联通中亚、南亚等市场的商品加工集散基地。霍尔果斯片区依托跨境合作及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等优势,重点发展跨境物流、跨境旅游、金融服务、展览展示等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特色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打造跨境经贸投资合作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