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代打开澳门网站免费资料宫廷和田玉文化特展亮相斋宫展厅 半数展品首次展出
中新网北京1月7日电 (记者 应妮)作为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的首展,“玉出昆冈——清代宫廷和田玉文化特展”7日在斋宫展厅正式对公众开放。
故宫博物院从收藏的约三万件古代玉石器中精选出258件和田玉器,分“玉之源”“玉之礼”“玉之雅”“玉之巧”“玉之用”五个单元,讲述清代和田玉文化,展现清代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其中约130件是首次公开展出。
一进展厅,独立展柜中的一件不起眼的白玉辟邪颇值得说道。故宫博物院器物部研究馆员、策展人黄英介绍,这件玉器的年代可追溯至汉代,是故宫收藏最早的和田玉籽料器。传说辟邪是一种能驱走邪秽的神兽,原型为产于西亚、北非等地的狮子。西汉时期,这种动物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传入中国,并与传统翼兽结合,衍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神兽——辟邪。此件辟邪与陕西渭陵遗址出土的一件玉辟邪非常相似。
乾隆御题白玉采玉图山子的顶部和背部保留子玉皮壳,呈大面积桂花黄色及褐色。正面采用减地高浮雕技法再现琢采玉情景:两名男子头戴毡帽,脚穿高靴,腰间扎绳,长绳盘于腰后,正弯腰躬身,双手用力搬动玉石,背面阴刻楷书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御题诗《于阗采玉》。二人所搬的玉石下方阴刻水草纹,说明此件玉山描绘的是采集和田玉子料的场景。
独立展柜中的白玉盘龙钮“大清受命之宝”为乾隆皇帝钦定二十五宝之首,据《交泰殿宝谱》所记为“以章皇序”,即表明大清皇帝受命于天的正统身份,因此倍显珍贵。展厅中还有青玉蟠螭钮“宣文之宝”、白玉交龙钮“太上皇帝之宝”、碧玉龙钮“太上皇帝之宝”、碧玉龙钮“梨花伴月”印和为人熟知的“十全老人”印。
此外,乾隆皇帝大量制作仿古玉器,既有造型仿古,也有纹饰仿古、风格仿古及仿古意者。如乾隆御题青玉兽耳活环凫鱼纹壶就仿自青铜“汉凫鱼壶”,乾隆御题青玉百兽纹豆仿《钦定西清古鉴》所绘青铜“周百兽豆”而制。乾隆皇帝在谕令制作仿古玉器时,虽参照《钦定西清古鉴》所录,或许还会直接参考青铜器原件,但也会根据自身喜好或玉料实际情况,在原器基础上作适当调整。
展览名称“玉出昆冈”出自蒙学经典《千字文》。新疆和田,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玉料产地,玉料的开采可早自新石器时代。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贡玉制度的实施将和田玉的使用推向历史高峰,和田玉的制作和使用空前发展和繁荣,中国玉器艺术进入历史上第三个发展高峰。
据悉,展览将配套出版展览图录,故宫官方网站将同时推出线上展览,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官方视频号等平台将对此次展览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推送。展览位于故宫博物院东六宫区域的斋宫展厅,展出至2026年1月4日,观众可通过“故宫博物院”小程序预订故宫门票后免费预约展览。(完)
吴江浩:这是我第三次来日本常驻,上一次是2003年到2008年。时隔10多年重返日本工作,深切感受到中日两国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更大的变化是我们所处的世界正在经历剧烈动荡。中日之间利益融合,面临重要合作机遇,同时受到国际形势特别是外部因素干扰,各种新老问题交织凸显。这是我们过去未曾遇到的局面,给双方运筹中日关系带来新困难、新挑战。
“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是在中国科协的指导和支持下,由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具体组织和开展的活动。2023年是评选活动开展的第9个年度。经成员学会筛选并推荐,联合体征集到项目共55项,其中知识创新类42项,技术创新类13项。经评选专家委员会中基础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临床医学领域的67位专家,其中两院院士32人,进行通讯函评投票,评选出得票数排名前10的项目,包括6个知识创新类项目和4个技术创新类项目,最后经联合体主席团集体核定,并报请中国科协批准,确定了2023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第六项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红梅、郭帆、李伟团队和昆明理工大学谭韬、季维智团队合作的“揭开灵长类早期胚胎发育黑匣子”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