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科学选“被”管家婆2023正版资料有“标”可依 沪高校科研团队主持起草的相关团体标准实施
中新网上海1月2日电(马颜雪 郭珊珊 朱一超)“冬天的被子越厚盖得就越舒服吗?”“棉被、蚕丝被、羊毛被、羽绒被,哪一款材质的被子最舒适?”……东华大学纺织学院薛文良教授团队主持起草的团体标准《被类产品舒适性评价指南》(以下简称:“团体标准”)已正式实施,该团体标准明确了被类产品舒适性评价需要考虑的主要指标因素,从热湿舒适性、接触舒适性、压感舒适性和感官舒适性四个维度,通过对14个二级指标的专业技术测试评价和用户体验评价,为被类产品舒适性提供了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标准。
“我们希望团体标准的发布能够链接起消费者和企业,一方面为消费者选择安全舒适的被类产品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引导和促进家纺企业产品供应端的技术革新,推动整个家纺行业的创新发展。”薛文良2日介绍说,该团体标准的发布不仅能够帮助消费者选择到舒适、安全、耐用的被类产品,还能引导和促进被类产品生产厂家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推动家纺行业的健康发展,让老百姓科学选“被”有“标”可依,让家纺企业精准创新有“标”可循。
据了解,该团体标准在东华大学、上海水星家用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纤维检验院的校企合作攻关下,历时一年,调研了百余位消费者对被类产品舒适性的需求,采集消费者在线评论信息2万余条,最终制定了被类产品舒适性评价指标与测试评定方法。
被子的舒适性受睡眠环境与用户感受的影响,原有家纺相关的标准主要关注产品的理化性能,测评结果与消费者真实的使用感受差异较大。为了告别单一的评价标准,让被子的舒适性“可测量”“可感知”,薛文良教授团队创新提出客观测试与感官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让舒适性评价更加综合全面。比如,设置专业指标包括透湿性、接触凉感系数、面料柔软性、蓬松度、压缩回弹性等,通过湿阻测试、织物硬挺度测试等纺织专业检测手段进行检测,让实验数据“说话”,让被子舒适性的判断更加科学。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团体标准从用户的睡眠体验出发,将用户对舒适度的评价细分为闷热感、刺痒感、柔软感、贴身舒适感、视觉舒适感、嗅觉舒适感、听觉舒适感等二级指标,并科学配比不同权重,真正从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全方位考虑被子的舒适性。例如,在选择冬被时,消费者不仅需考虑所选择的被类产品是否满足自己睡眠环境温度需要,而且可结合产品的透气透湿性能、面料暖感和刺痒感、柔软感、贴体感以及视觉舒适性等多方面,挑选出最适合的产品类型,提升睡眠过程中的舒适体感,利于睡眠质量提升。
业内人士指出,此团体标准所形成的评价指南,为企业开发新产品或产品改进升级提供了指导方向。例如,企业可针对所开发的被类产品的使用环境,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从产品的保暖性、透气性、透湿性、面料接触冷暖感、柔软性等多个指标维度,对产品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最终确定适合的产品创新开发方向,更加精准地开发符合消费者睡眠环境需求的产品。(完)
吴江浩: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外资企业有进有出是正常现象。确实有部分外企退出中国,但没有出现所谓“逃离潮”。过去几年,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贸易保护主义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跨国投资出现普遍性下滑趋势。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统计,2023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额减少18%,主要外资流入目的地都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像印度减少47%,东盟减少16%。与之相比,外国投资者对华投资热情并未减退,依然坚定看好中国发展前景。2023年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人民币,引资规模仅次于2021年、2022年,处于历史第三高。同时,中国引资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到37.4%。
二是要拓宽合作领域。中日经济利益深度融合,产业链供应链密切相连,近年来双方在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医疗康养等领域开展了很好的合作,在科技创新、第三方市场合作等方面合作潜力巨大。着眼未来,中日两国都面临数字转型、绿色转型等共同挑战,需要解决人口减少和老龄化带来的共性问题。从大趋势看,中日经贸合作将继续从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加速演变,双方优势互补将激发更大乘数效应。希望日方与时俱进,同中方共同创新、共同发展。
煤炭股低迷,晋控煤业(601001)、潞安环能(601699)、 中煤能源(601898)、陕西煤业(601225)等逆市下跌。